400-000-0000
2024.12.13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发展优势 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  培育发展优势 为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发森近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落实自治区党委相关工作要求,研究部署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减轻基层负担等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实践途径和基本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是破解发展难题、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教科书,为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表系列重要论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入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实质和严重危害,深刻阐述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持续检视整改各领域特别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研究了我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营商环境衡量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对培育发展动能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台落实一系列便企惠企政策措施,助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但对标国内发达地区,在政务服务质量、企业政策获得感、法治环境营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理解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意义,以对乌鲁木齐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抓在手上,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从企业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受益的地方抓起,着力破解企业投资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及制约市场主体活力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依法明确政府行为边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促进企业合法诚信经营,持续优化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等服务,压缩全类型项目审批时限,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畅通企业退出渠道,提高电、水、气用户接入效率和服务水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优化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要围绕发展产业、促进创业、引进人才所需,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创业社区建设,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扩大高质量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地落实,完善清单化、项目化等常态化推进机制,健全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全过程督查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调度,优化考核方式权重,在优环境、强服务、惠企业等工作上鲜明树立“奖优罚劣”导向,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惠及企业,努力构建首府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研究了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减轻基层负担工作,强调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依规办事,动真碰硬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精文减会、规范督查、精准考评、正向激励等工作,破除顽瘴痼疾、健全长效机制,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用在全力以赴抓落实上。 会议研究了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提档升级工作,强调要充分发挥三个国家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特殊经济区域优势,统筹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集聚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吸引高端产业资源、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不断探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服务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 辅导培训顺利举办

为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12月8日上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辅导培训,围绕优质中小企业政策解读、专精特新申报等内容进行了辅导,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区共计23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自治区工信厅企业处处长张华详细解读了《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表示将围绕梯度培育、技术支持、市场开拓、数字赋能、金融支撑、品牌管理和要素支撑等方面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支持,推动我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实现突破。 培训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疆创新创业研究管理中心邓廷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细则》等政策进行了解读,结合政策讲解了申报条件、认定标准,详细阐述了申报重难点及填报文件说明,并对企业现场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下一步,自治区工信厅将继续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促进中小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发挥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自治区工信厅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根据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工信厅联合自治区发改委、农业农村厅、商务厅联合举办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新疆乌鲁木齐站活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处长马春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自治区工信厅二级巡视员聂书明、自治区新能源汽车发展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斌出席活动并致辞。广汽新疆公司、上汽大众、途虎养车、特来电、理想等8家企业代表做了产品推广。 本次活动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汽车消费充‘电’为乡村振兴添‘绿’”为主题,旨在全疆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助力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新疆今年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0家 绿色矿山总数较去年增长82%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今年第三批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伊犁永宁煤业化工有限公司潘津工业煤矿等31家矿山位列其中。至此,今年新疆已建成自治区级绿色矿山50家。 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国网能源和丰煤电有限公司沙吉海一号矿井全貌。汪东摄 “全疆绿色矿山总数较去年增长82%。”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闻辉介绍,从开采矿种看,油气很多,有25家;煤矿次之,有18家。另外,石灰岩矿3家、铁矿2家,盐矿和建筑用砂矿各1家。 今年以来,自治区按照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各地推荐、材料审核、实地抽查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常态化开展绿色矿山遴选工作。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矿区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更新,使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及节能降耗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新疆绿色矿山总数达111家,其中,国家61家,自治区级50家,占全疆在生产大中型矿山比例的18%。还有10家矿山申报材料正在审核中,即将进入实地抽查阶段。 2024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常态化开展自治区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持续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充分运用合同约束和政策激励手段,研究落实绿色矿山支持政策,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积极性,将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及时纳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积极向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推荐新疆绿色矿山。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已初步形成23条产业链

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乌鲁木齐市各大园区已初步形成了23条产业链。 12月11日,记者从市工信局(大数据发展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发展能级不断增强。乌鲁木齐市共有自治区级以上园区7个,其中:国家4个(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自治区级3个(米东区化工工业园、水磨沟工业园、新疆软件园)。 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各大园区内已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万余家,入驻企业约6.6万家,其中,工业企业23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4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80%。 目前,乌鲁木齐各大园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并初步形成产业链。 在化工产业方面,围绕芳烃、煤制烯烃等石油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在米东区化工工业园、甘泉堡经开区形成了乌石化、国能新疆化工、兖矿等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围绕能源、汽车、农牧、纺织等专用设备产业链,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形成了金风科技、陕汽、上汽、广汽、铁建重工、新研牧神、卓郎智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围绕硅基、铝基、碳基等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链,在甘泉堡经开区形成了新特能源、合盛硅业、新疆众和、隆炬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围绕丰富的风、光等资源禀赋,加快实施“南风北光”资源优势转化,发挥绿电优势,打造甘泉堡经开区、米东区、经开区(头屯河区)、高新区(新市区)绿电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向中下游重点环节延伸,形成“新能源+”绿色产业生态园。 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围绕民族药、特色药、医药流通等领域,在高新区(新市区)形成了维吾尔药业、新奇康、银朵兰、九洲通等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围绕软件和信息、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产业链,在新疆软件园、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聚集了华为、海康威视、浪潮、科大讯飞、航天信息、中科曙光等一批龙头信息技术企业。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2024.12.13
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12月9日,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阿克苏召开,紧盯制约发展瓶颈,总结发展成效,研究部署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园区是“强工业”重要载体,抓工业首先要抓园区。针对园区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的发展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部分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园区管理体制不活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强调,新起点上,各地各部门主动扛起责任,在改革创新、规划引领、健全平台支撑、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绿色发展等方面聚焦发力,形成强大合力。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重头戏、工业发展主战场,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园区发展各环节,在思想上对园区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再提高,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会前,参会人员观摩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阿克苏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企业并参加自治区园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源:新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